我國科研團隊聯合?國家量子通信實驗室?與?前沿科技集團?宣布,全球首個跨區域千公里級量子密鑰分發(QKD)網絡在京津冀城市群完成部署并投入試運行。這一里程碑式進展標志著量子通信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,為全球信息安全領域帶來革命性突破。
此次搭建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基于自主研發的“墨子三號”量子衛星與地面光纖網絡協同傳輸技術,成功克服了傳統光纖傳輸距離限制與信號損耗難題,實現單鏈路?1,200公里?安全密鑰分發,密鑰生成速率達到?10kbps?,較國際同類技術提升3倍以上。同時,科研團隊首創的“量子-經典信號同纖傳輸”技術,大幅降低建設成本,為未來大規模商用奠定基礎。
量子密鑰分發(QKD)技術利用量子力學原理,通過光子態傳遞密鑰信息,任何竊聽行為均會導致量子態坍縮并被實時監測,理論上可實現“無條件安全”加密。本次網絡部署中,科研團隊進一步優化了“抗環境干擾算法”與“密鑰實時更新協議”,使密鑰誤碼率降至?0.1%?以下,達到金融、政務等敏感場景安全標準。
目前,該網絡已接入京津冀地區?3家金融機構?、?2個政務數據中心?及?1座國家級超算中心?,為其提供量子加密通話、數據存儲及跨境傳輸服務。試運行階段,系統成功抵御超過?2,000萬次?模擬網絡攻擊,驗證了其在防御黑客、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中的卓越性能。據預測,至2025年,量子密鑰技術將在國防、能源、醫療等領域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。
“量子密鑰網絡是新一代信息安全的‘戰略盾牌’。”項目首席科學家?張維院士?表示,“未來三年,我們將推進‘星地一體’量子通信網覆蓋全國,并探索與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國家的國際量子信道互聯,為全球數字治理提供中國方案。”
此次突破得益于我國“十四五”量子科技發展規劃的持續投入。國家發改委、科技部聯合表示,將設立?百億級量子產業基金?,推動核心器件國產化與標準化建設,目標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領先的量子信息產業生態圈。